
弘扬“三牛”精神,不忘初心担使命,耒阳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股股长陈金龙参加工作22年以来,扎根农村,深入田间地头,走村入户,服务“三农”,主要从事农业新技术试验、示范、培训、推广服务及参与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等工作,先后参与及主持国家级水稻、油菜试验示范项目5个,省级项目10个,粮油试验49个,2011年获湖南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;在产业扶贫工作中,创建了“湘耒神农”“湘耒蔡伦”2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及“四大产业扶贫机制”,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了积极贡献,荣获耒阳市脱贫先进个人,湖南省农委、省农业农村厅优秀产业指导员。近十年来,年终考核记三等功3次,嘉奖6次,荣获耒阳市粮食生产先进个人4次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3次,今年五一劳动节,陈金龙荣获“耒阳市五一劳动奖章”。
业绩突出——产业扶贫中攻坚克难的拓荒牛
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“硬骨头”,为了攻克这道难题,前几年陈金龙白天下乡调研,问计问策,晚上研学政策文件,“白加黑”“五加一”成为常态,办公室从无任何文件资料到现在满满三大柜,探索形成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,打造培育了系列产业扶贫品牌,为帮扶单位确立了产业发展路径,在马水镇燕中村任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及产业技术指导员期间,科学制定了《马水镇燕中村2017—2020年产业规划》,选取了“三种三养”脱贫致富举措,通过产业带动,燕中村贫困户产业人均总收入达3000多元,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6万多元,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致富,贫困村实现“摘帽”出列。在2020年省检考核中,耒阳市产业扶贫以零问题的好成绩完美收官。在脱贫攻坚收官后,陈金龙仍坚持不下战线,转战乡村振兴工作,对产业扶贫资产进行确权,大力开展“回头看”,保障了产业扶贫项目健康运行,近3年积极向上争取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资金达3000万元,大力发展油茶、茶叶、红薯、粮食等产业,创建湘黄鸡省级特色产业园1个,帮助脱贫户监测户增产增收,稳定脱贫。
技术精湛——农技推广中孜孜以求的老黄牛
陈金龙家祖孙三代长期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,在深厚家学熏陶下和自身的努力下,陈金龙在农技推广上成绩斐然。在技术推广上,着重抓了轻型、优质、节本、高产、高效、无公害等20多项先进实用新技术推广普及。近年来,组织承担国家、省、市各级主管部门和科研院所科学试验研究49项,提供有价值的试验数据10000多个,大部分被采用。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了适宜当地栽培粮油作物高产优质品种(组合)20多个,组装、完善形成适宜当地推广多项水稻丰产实用技术体系,得出了耒阳市油菜、早稻、晚稻、花生、棉花的最佳平衡施肥模型,对于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,科学指导农民施肥提供了依据,并连续5年参与实施农业部水稻及油菜万亩高产创建项目,示范片均超目标产量,年平均增产6%以上,均顺利通过省厅专家验收。
作风过硬——为民服务中无私奉献的孺子牛
在工作中,陈金龙每天提前半小时温故知新,推迟半小时下班,总结当天工作。对每位前来咨询业务的群众做到热情接待,耐心指导;对不在自己业务范围内的事情,坚决做到“首问制”,帮助来访者联系业务股室负责人,并全程服务。陈金龙主持组织开展了《耒阳市“十四五”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(2021-2025年)》编制工作,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乡村振兴开篇布局。根据全年粮油生产,抓住中心和生产各关键环节,每年组织、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5期次以上,年培训2000余人次,接受技术咨询或开展面对面技术指导500多人次,近两年被市委组织部选派到耒阳市天佑农业有限公司任科技特派员,2022年帮助企业增收200万元。(记者 蒋境)
一审:梁斌
二审:曹富蓉
三审:何孝国
责编:徐霞
来源:耒阳市融媒体中心
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 全程护航企业发展
重拳出击 三都镇严厉打击私挖盗采违法犯罪活动
撑起青春“守护伞”!耒阳各乡镇街道开展“禁毒+反诈”宣传进校园活动
【耒水欢歌】“方寸地”变“增收园” 长坪村1.1万羽“致富鸡”点亮庭院经济
【简讯】马水镇:交通安全进校园,敲响安全“上课铃”
耒阳市人武部送训入校 衡阳理工1200多名新生开启15天军训淬炼
“真枪实弹”等你来体验!耒阳首个军事装备国防教育基地正式开放
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,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耒阳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
下载APP
分享到